“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5月19日,在崇阳县委党校2023级上半年主体班学员们欢快、嘹亮的歌声中,崇阳县委党校开展的“有味崇阳 共同缔造”学员调研暨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学员们一起去看新时代新征程上,崇阳县共同缔造的美好图景。
“有味崇阳,共同缔造”
当天,崇阳县委党校2023年上半年主体班一百余名学员分成五个小组,赴港口乡、肖岭乡、高枧乡、石城镇、金塘镇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解密崇阳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成功密码。
自共同缔造开展以来,崇阳县各乡镇大力进行思想动员,激发群众参与共谋热情,引导群众变“要我干”为“一起干”,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各乡镇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感受着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新气象,共享“共同缔造”的幸福果实。
“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
在欢快的歌声里,青干班和科级班第一组学员来到了港口乡。只见省道S246公路贯穿东西,各处都能见到长势喜人、绿意浓浓的黄精,微风拂面,道路两旁“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民俗画栩栩如生,勤劳的村民将自家门前屋后种上五颜六色的小花,一棵棵灌木修剪得整整齐齐......路畅、村洁、景美,往日杂乱的模样已然不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眼前,这些转变都源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港口乡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这一切的美好转变都源于乡镇积极探索“积分制”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设立“积分制”管理兑换平台——“积分超市”,用“小积分”激发“大能量”,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增强村湾凝聚力,促进共同缔造工作在基层走深走实。
实施“积分制”以来,大家都积极参与村湾治理,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村民们由初期的“为了积分而干”转变为现在的“成为一种习惯”,大家开始发自内心接纳、主动融入、自发参与到村湾治理中来。通过月考核、季度评比,严格规范评定程序,公开透明评定标准,定期公布评定积分,确保人人知晓、相互监督,营造出崇德守信、弘扬正气、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走在宽阔平坦的乡道村路上,一步一景、景景皆宜,一条条乡村道路整洁干净,一户户绿荫环绕的农家小院窗明几净,乡土气息浓郁、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展现在学员们眼前。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如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港口乡徐徐展开......
在一阵阵感叹中,学员们来到黄精种植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黄精长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大家撸起袖子走进田间,清除杂草,进行黄精抚育工作。虽然烈日当空,但是大家个个干劲十足,忙碌的身影绘制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画卷,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绿意盎然环境美,村民日子比蜜甜。
上午10时许,青干班第四组和科级班第五组学员来到了肖岭乡肖岭村的百亩荷田。“哇,这也太好看了吧!”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让同行的学员发出一阵惊呼。
“这片荷田是由村里乡贤自发出资,村民参与种植“共同缔造”而成。到了盛夏,‘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的景致十分美丽。待至9、10月份,采摘和出售莲藕又能给村民带来收益。这一片荷田,是肖岭村‘共创、共建、共谋、共享’的成果,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和老人,幸福指数相比过去大大提高......”讲解员热情洋溢地为大家介绍了肖岭村共同缔造的实践探索。
随后,学员们共同参观了锁石村的金银花基地,随处可见一簇簇的金银花苞压坠枝头,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学员们边说笑边帮助村民采摘金银花,十分惬意。
学员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就肖岭乡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肖岭乡围绕“产业兴乡、生态立乡、集镇靓乡、园区强乡”发展布局,创新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兴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抓好乡村治理,提高善治水平;同时以招商引资为要务,建好园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聚力“共同缔造”,共建和美乡村。
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风景。主体班二组学员们来到了石城镇,错落有致的院落、整齐干净的马路和品种多样的绿植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一座花园。
近年来,崇阳县石城镇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美丽休闲乡村样本,牡丹小镇、秘境森林、明燕庄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搅热乡村游,秀美石城成为全体村民和八方游客的“诗意栖居地”。
西庄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全面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共同缔造活动中,西庄村将村湾沿线种上花卉绿植、蔬菜,既美化了周边环境,与村里美丽庭院相呼应,也为西庄村增添多处亮眼景色,形成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旅产业稳步推进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随后,学员们来到了方山村共同缔造示范点。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方山村“两委”积极践行“五共”理念,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每到一处,学员们看到了原生态中的天然山水肌理,深入了解了石城镇引入多方力量实施“微改造”,带领村民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点,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完成了如今生态部落、山水诗意田园蝶变的全过程。
画好“同心圆”,建好美丽家园。
主体班科级班四组、青干班五组学员们来到金塘镇,参观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县级试点村金塘镇界上村和金塘村卢家大屋。实地感受开展“共同缔造”动为村庄环境面貌改善和群众幸福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
走进金塘镇界上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卷。路旁绿草如茵,水流碧波荡漾,门前屋后村民们憩息聊天,处处呈现出乡风文明、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景象。学员们察看了沿街两边绿化改造、文体广场建设等情况,走进村湾屋场、农家庭院,在金塘村卢家大屋与村民亲切交谈,询问群众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意见,了解该村共同缔造开展情况。
自开展共同缔造以来,金塘镇秉持“以群众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原则,围绕村庄怎么发展、环境怎么治、房前屋后怎么管、产业怎么干,借助乡贤理事会带动、激发群众参与共商共谋的热情,引导群众变“要我干”为“一起干”,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共同缔造宜业宜居的魅力金塘。
扎根美丽乡村,书写时代答卷。
主体班三组学员来到高枧乡集镇、老年学校、中山村,开展“‘走上街头,坐在案头,下到地头’共同缔造我参与”活动,围绕街道环境及垃圾治理课题开展调研,学习共同缔造模式及经验。
在高枧乡集镇,大家调研了乡政府在农村环境整治以及垃圾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了解了街道及周边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情况,学员们纷纷表示集镇的干净整洁,离不开乡村干部引导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干群一起努力才能共同创造宜居环境。
随后学员们实地参观了高枧乡老年大学的综合文化站,观摩了文化活动室、理论宣讲室、科普宣传室,每到一个教学班级,都与老年学员深入互动交流。在中山村,学员们参观豆腐街村民制作豆腐加工流程,了解该乡豆腐产业的建设及发展现状。沉浸式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感触良多、深受启发。
“以前我们羡慕城里小区干净整洁,道路宽敞,现在我们村湾改造得比城里更好了,还更宽敞更清新,也轮到我们骄傲自豪了。”高枧乡村民感慨,“这是我们共同缔造的美好环境,我们共享幸福生活。”
参观学习后,学员就今天的教学参观进行了主题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把课堂搬到“共同缔造”一线,集讲授、访谈、互动、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于一体的现场教学形式让课堂“活”了起来,不仅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启示、学到了“真经”,同时也对“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和“五共”工作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切实感受到了“共同缔造”在具体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新起点,新征程,“回去后我们要认真总结乡镇的典型经验做法,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广泛发动群众围绕‘共’字发力,做好‘同’字文章,一道缔造‘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书写新时代新答卷。”大家纷纷表示。
全媒体记者:付波
通讯员:吴咏 黄娟 黄轶 汪琛
编辑:付波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