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 011359676/2023-20120 文       号 :

发文机构: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名       称: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1日

有效性: 有效

今年以来,崇阳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平稳开展。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实施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及成效

1、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一是抓牢粮油生产。2023年我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97万亩,已完成任务面积49.5万亩,夏收粮食作物面积3.95万亩。在6106国道沿线双季稻主产乡镇实施双季稻轮作项目8万亩。20229-20236月,共完成油菜轮作试点任务面积4.5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5千亩。二是加强畜禽水产生产。2023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47.14万头,存栏48.1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42万头;牛出栏0.29万头,存栏1.2472万头;羊出栏2.25万头,存栏6.42万头;家禽出栏150.78万羽,存栏266.9万羽。完成放养水面6.3万亩,水产品产量11260吨,生产鱼苗2.3亿尾,鱼种投放4930吨。三是促进蔬菜生产。2023年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15万亩(包括复播面积),蔬菜生产总产量达到11.37万吨,产值达到3.84亿元,基地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我县依据茶叶发展布局“一基地、一线、一中心、三区、四体系”、水果发展布局“一线、二带、三区”、中药材发展“遴选优选适宜我县种植且经济价值较高的道地品种进行推广”、生猪发展“以产业链为核心抓布局,壮产业”等为原则,推动特色产业深入发展。2023年上半年,我县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新发展茶叶基地面积0.05万亩,低产低效茶园改造0.15万亩、水果基地面积0.1万亩、中药材基地面积1万亩。规划建设6000头种猪场一个,计划新建10万个育肥栏位,在铜钟乡投资6.9亿元建设100万头屠宰食品厂,在石城镇建设畜禽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开发区18万吨饲料加工厂将现有产能18万吨/年提升至24万吨/年。

3、农业科技支撑有力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05万亩,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预计20237月初全部完工;2023年建设任务2万亩(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外业勘探与测量工作,预计七月底完成初设文本的编制,8月底完成市级立项批复。二是农业机械扩大覆盖。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5.837万元(含2022年结转资金55.837万元),目前已办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8.505万元,受益农户452户,补贴农机具504台(套)。三是农业试验示范开展。与省农科院签订“院县共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协议”,完成示范对接项目2个;完成省种子管理局下达水稻田间生态鉴定试验共14163个、夏大豆试验任务共589个品种;开展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下达我县2023年湖北省玉米高产攻关技术试验。

4、农经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2023年上半年新增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10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出具贷款推荐函23份,涉及贷款金额1455万元,为91家农业主体完成贴息申请88.71万元。二是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我县2022年度申报的7个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建设情况、收益情况开展自查评估,并形成自查评估报告。2023年指导申报15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村,申报资金达900万元。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县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协议网签备案培训12次,下村指导村级进行土地流转网签备案20余次,全县共计流转5989户,流转面积17万亩。四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和试点改革工作。上半年审批通过农村宅基地建房309户,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92宗,促进农民就业人数291人,带动农民增收209.2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6.07万元。

5、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

一是做好管控修复受污染耕地工作。争取中央资金400万元,开展2023年崇阳县安全耕地障碍修复利用项目,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已免费发放低积累水稻种子6833.5公斤、玉米种子944袋,发放土壤调理剂786吨、生石灰59吨、有机肥15.4吨。二是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全县完成粪肥还田面积11.7万余亩,消纳本县畜禽粪污30余万吨,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做好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制定《2023年崇阳县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方案》,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截至目前共印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资料4000余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面积2万余亩次。四是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总投资3.85亿元,在全县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5%,规模场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

6、农业执法监管严格开展

一是开展农业执法工作。农资市场监管方面:查处销售劣质农药案1起,调解农业投入品纠纷3起,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出动执法人员328人次,执法车辆76余台。渔政执法方面:抓获并移交公安机关电捕鱼案件12起、15人,收缴并销毁鱼竿225根、地笼18条、渔网146张、可视锚鱼设备2套、电鱼设备11套,对青山水库及隽水河渔政禁渔执法巡查117次,石城镇丹仁庙水库渔政巡查2次,出动执法人员67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2台次,出动执法艇36艘次。畜禽养殖屠宰场监管方面:生猪产地检疫出A272张、34145头,B2623张、610588头。查处未附检疫证明违法调运案4起,打击私屠滥宰窝点5个,收缴生猪产品1000余斤,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车辆40台次。二是做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指导,落实生产记录制度,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1-6月份完成定量抽样数量220个,定性样品数量400个,基地巡查365家;畜禽样品540个,非瘟检测1200个,禽流感250个,布病净化13818个;乡镇定性样品数量2230批次。

7、人居环境整治卓有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以“五清一改”、“共同缔造”为重点,对全县范围内所有的村庄进行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全县共清运生活垃圾1.8万余吨、清理河塘沟渠1120多处、拆除违章建筑800多处、清理广告标语1000多处。二是巩固完善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共摸排出1308户有改厕需求的农户,全县已动工1030户,动工率达78.7%,建设完成823户,完成率达62.9%。按照农村厕所革命“一村一公厕”的原则申报新建公厕5座,目前正在规划中。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我县已在沙坪镇码头村,肖岭乡台山村、三角村、白马村等四个行政村进行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四是因地制宜整治村容村貌。2023年全县计划共投入乡村建设项目资金5000万元,打造武深连接线片区村庄6个、106国道示范片区村庄7个,共13个示范村。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3年下半年,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我局将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1、持续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严格落实粮油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任务。落实晚稻播种面积10.47万亩落实秋冬播粮食作物面积4.0万亩,在6106国道沿线双季稻主产乡镇继续落实项目区晚稻面积40000。完成2023年油菜轮作试点任务6.5万亩,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预计至202312月底全县畜牧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出栏生猪89.24万头以上。加大鱼类优势特色品种养殖生产,2023年全县特色养殖面积将达到2.6万亩,优质鱼比例达到53%。计划2023年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计划达到19.95万亩,蔬菜生产总产量达到23.5万吨,年产值达6.1亿元,基地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持续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在茶叶、水果、中药材产业等方面。抓好特色产业基地技术指导,保证建设一片,成活一片。下半年新发展茶叶0.05万亩、改造中低产茶园0.15万亩;新发展水果0.1万亩;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在生猪产业方面。完善猪源配套,根据产业链规划,仍有16000头种猪场缺口。目前初步选址位于崇阳县桂花泉镇横山林场,占地约200亩,另育肥配套栏位仍有缺口15万个,计划在崇阳境内落实10万个、周边县市区落实5万个。

3、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倒排工期,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开展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到12月份完成工程量的50%;验收2021-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1年度项目预计6月底申请市级验收,2022年度项目预计7月底申请市级验收。加大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力争到2023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机械化综合率达到66.1%以上;规范实施农机购管补贴,深入开展农机技术推广,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开展专家大院各项工作,认真开展各项试验示范,并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任务。

4、持续落实农经工作

一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三资”监管,做好清产核资的常态化工作,有效引导经济薄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示范主体申报指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运营积极推动贷款申报工作和贴息工作,扶持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完成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要求指导乡镇和相关县直单位,对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四是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根据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2023年清廉村居建设考评细则,并根据要求落实月度和考核工作。

5、持续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是采取多途径结合的方式,积极指导农民采取施用生石灰、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有机肥、示范推广种植低积累品种等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做好受污染耕地的修复利用。二是狠抓2023年度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实施进度,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养--种”粪肥还田利益联结长效运行机制。三是继续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示范工作。通过辐射带动,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以上。四是切实抓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6、持续开展农业执法监管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农资门店的监管。严厉打击经营销售假冒产品,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治理执法行动。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并与乡镇派出所联合行动,维护好渔业生产秩序。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生猪私屠滥宰打击。坚决打击私屠乱宰场所,加强对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监管,严查屠宰企业肉品质量把关不严,将不可食用生猪“三腺”产品卖给第三方处理情况。

7、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生活观念,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二是推进工程建设,按时完成规划目标。完成2023年度全县1308户户厕建设任务,完成四个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督查、通报。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意义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 |
  • |
全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