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索引号 : 011359676/2024-33086 文 号 : 无
发文机构: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名 称: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
有效性: 有效
一、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主要业务数据,包括2024年数据预计完成情况和增速对比情况。
1.开展粮油生产。2024年我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60.78万亩,比上年的59.18万亩增长了2.7%,总产量预计23.08万吨,较上年22.29万吨增长了3.5%。2024年油菜产量2.67万吨,比上年增加400吨,增长1.5%。2024年油菜秋播面积22.35万亩,比上年增加0.35万亩,增长1.6%。
2.开展畜禽水产生产。2024年我县预计:生猪出栏70万头,同比增长6.6%能繁母猪存栏3.42万头,同比增长2.4%;生猪存栏49.52万头;牛出栏0.45万头,存栏0.96万头;羊出栏4.46万头,存栏6.52万头;家禽出栏309.89万羽,存栏264.47万羽。完成放养水面6.3万亩,与去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635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养殖产量1542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8%;渔业综合产值588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生产鱼苗2.3亿尾,同比增加4.55%;完成鱼种投放5152吨,同比增加4.5%。
3.发展特色产业。2024年预计我县中药材新发展以黄精为主的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含林下种植)达到14.61万亩,同比增长15.86%,中药材产量达到32835吨,同比增长9%,产值达到49429万元,同比增长9.01%;新建茶园1000亩,低产低效茶园改造3000亩,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园500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9.77万亩,同比增长1.03%,茶叶产量达到6451吨,同比增长1.29%,产值达到28485万元,同比增长1.28%;蔬菜种植面积达21.85万亩(包括复播面积),同比增长3.06%,蔬菜产量达到24.9万吨,同比增长4.62%,产值达到7.45亿元,同比增长2.34 %;水果种植面积稳定维持在11.38万亩,水果产量达到20148吨,同比增长4.68%,产值达到9504万元,同比增长4.68%。
二、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2024年完成的重要工作、经验做法、突出亮点。
1.强化衔接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衔接资金项目库管理制度,完善入库项目审核和绩效评估机制,突出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严格按照《湖北省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一本通”》要求,落实“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项目入库程序,通过村、镇公开栏公示、县乡村振兴局网上公示,全县2024年度入库项目1367条,高质量完成项目库建设工作。二是加强规范衔接项目资金管理。统筹整合中央、省、市衔接资金投资3511万元,计划实施项目178个,其中:(1)落实到户产业奖补8474户,发放奖补资金434.834万元;(2)落实到户中药材基地建设奖补资金1811户,发放奖补资金498.9434万元;(3)发放春季雨露计划2060人,拨付资金309万元;(4)统筹100万元用于19个村村庄环境整治及污水治理。(5)用于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53个,投资1581.1万元,目前已完成大部分项目的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6)投资40万元,用于两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7)落实监测户一事一议和新型经营主体奖补450万元,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奖补,10月份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正在联合验收中。
2.防返贫识别纳入、风险消除。我县农户共100937户408974人。其中,脱贫户18825户67942人。监测对象规模549户1816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302户1071人,消除风险247户985人。2024年新识别纳入76户270人,2024年新消除风险44户165人。统筹安排足额资金为监测户落实“N+X”帮扶政策,在产业扶持、兜底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小额信贷等N条政策中选取若干条的基础上,增加“X”条特惠政策,根据监测对象发展需求和能力,分层分类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政策落实覆盖率达到100%。
3.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省市关于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安排部署会议等相关要求,自8月下旬以来,面向辖区所有农村地区、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开展了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入户排查任务,本次集中排查农户共预置127543户485712人。整户删除重复、信息错误等农户共17107户34723人,已排查110436户450989人,排查率达到100%。发放政策申报明白纸12万份,主要政策帮扶明白纸2万份,政策申报明白纸、政策帮扶明白纸发放率均达到100%。经过集中排查,共识别监测对象25户94人;无监测对象识别不精准需清退、监测对象风险消除不精准需回退的情况;未发现规模性系统性风险。
4.“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对接各行业部门提升脱贫户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成果。一是严控辍学失学。对接教育部门落实教育资助。春季学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267人次1344万元。二是优化医疗服务。对接卫健部门完成脱贫人口签约服务69293人,签约率98.29%。三是强化医保救助。对接医保部门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参保资助88928人1571万余元,参保率及资助参保率均达到100%;医疗救助和倾斜救助17093人次,医疗费用12734万元,报销10341万元;依申请医疗救助431人次3192万元。四是保障住房安全。对接住建部门开展全县动态新增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91户,目前开工率100%,已竣工68户,验收68户,完成率74%。五是保障饮水安全。对接水利部门开展集中供水点进行水质检测,水质合格率达到93.6%。六是强化兜底保障。对接民政部门落实应兜尽兜,全县新增农村低保761户1359人,取消核减878户975人,发放农村低保10233户17075人。
5.开展农经工作。落实土地流转工作。2024年全县录入流转土地面积27.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8.89%。加强农村三资监管。2024年已录入2023年度清产核资数据,全县核实总资产105084.9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8385.76万元,经营性资产31387.92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80.9万亩,农用地总面积265.6万亩。针对“三资”监管建章立制,5部门联合印发《崇阳县村级债务管理办法》,加强村级债务监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4年度指导申报11个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省级奖补扶持村,省级奖补50万元,县级配套10万元。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全县在崇阳县湖北农村资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成交107个,绿色通道(备案)个数为11个,成交总金额为4178.5283万元,溢价总金额为99.4221万元,溢价率为2.4%。实施农村建房审批。2024年审批申请649宗,申请面积142.461亩,其中原址翻建632宗,改扩建 0宗,异址新建 17宗,已审批通过 649宗,审批面积142.461亩。
6.开展农业监管工作。农业执法方面。2024年,出动执法人员1600余人次,执法车辆320余台次,立案查处13起(渔政5起、畜牧7起、林业1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渔政1起,畜牧2起)。调解农资纠纷7起,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收缴并销毁鱼竿199根、地笼18条、渔网69张、可视锚鱼设备1套、电鱼设备2套;收缴生猪4头,生猪产品1032斤;联合乡镇人民政府拆除违建房屋2处,协同乡镇及国土部门制止村民占基本农田建房2起;开展林地执法巡查7次;从严规范“两费”征收。按照法律程序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7.174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2024年定量442监测批次,定性589批次,巡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近980家。
7.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农村垃圾治理。2024年全县共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保洁员、志愿者3万余人次参与垃圾治理,共清理生活垃圾2.7万余吨,死角盲区2000多处,河塘沟渠1000多处,拆除违章建筑200多处,拆除矮破旧300多处,清理广告标语700多处。做到了垃圾当日收集、当日运转、当日处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组织全县12个乡镇进行全面摸排,确定需改厕农户442户,已建设完成442户,完成率达100%,合格率达100%。开展污水设施建设。在路口镇沙墩村投资70万元新建一座覆盖106户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整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现已投入运行。
8.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县已新建、改扩建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248家,规模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规模场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全覆盖,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8%以上,全县养殖场新增配套55家黑膜池及32台干湿分离机,均运行正常。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布设田间肥效试验3个、完成农户施肥情况调查250户、发布肥料配方9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21万亩次。推进农药减量增效。2024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6.06%,较去年同期病虫害绿色防控率52.02%提高了4.04%;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6.09%,较去年同期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45.34%提高了0.75个百分点。2024年农药使用量预估141.66吨,较去年的143.38吨减少1.2个百分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预计年底完成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3000吨,饲料化利用6900吨,能源化利用4150吨,收储运利用22500吨,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59%。推进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完成发放高强度加厚地膜186.523吨,地膜推广面积10万亩。在白霓镇、青山镇和石城镇建立核心示范区1.02万亩。设置12个乡镇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回收废旧地膜159.116吨,预计2024年地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在辖区原设50个的基础上再增设回收点8个,增发回收桶16个,目前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8.7吨。
9.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24年,我县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预计到年末还可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指导注册家庭农场95家。全县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03家,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在册家庭农场、大户共计137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可达到28.31亿元,同比增长7.28%。落实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共计受理164家农业主体贷款贴息申请,完成总金额为200.83万元的贴息申报。
10.超常规开展群腐专项整治。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根据专项治理相关要求,农业农村局启动超常规部署,印发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同时采取超常规举措,县“三资”管理整治专班对各乡镇进展情况进行多轮督促指导,组织乡镇自查自纠2次、下乡督导3次、电话督导2次、组织抽查2次、开展重点审计1次,全覆盖审计1次。对全县190个村开展全覆盖交叉审计,每个乡镇抽取一个村重点审计。收获超常规成效,共发现农村集体“三资”问题703个,小型工程项目7个,报送问题线索76条,纪委立案处理54条,处理相关干部人数94人,整改完成633条,完善工作机制27条,追缴资金102万元,回收资源61.5亩,督促各乡镇建立整改清单、问题清单、治理清单,完善整改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到位问题专项治理。今年共发现问题25个,其中产业项目资产底数不清、产权不明导致资产流失2个、产业项目资产管理不力22个、产业项目资产运营不善1个,通过资产重置、灵活运用、出租等多个方法,避免了资产闲置,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同时乡镇纪委对村干部追责问责书面检讨2人、批评教育1人。
11.崇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024年4月底,已完成全部516个表层土壤调查与采样点,包括耕地366个、林地93个、园地36个、草地21个,工作完成率为100%,目前全部点位已经通过省级专家审核,全部待国家级审核状态,全部样品已移交湖北洁源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样品检测已完成640个,完成率86%。9月中旬进行了成果编制与汇总工作采购招标,10月13日签订成果编制与汇总实施合同。
12.开展强制免疫工作。全年免疫生猪95.6万头、牛2.43万头、羊6.57万头、家禽类262.51万羽,张贴《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知识明白卡》500份,悬挂宣传横幅200条,发放《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1000余份,“楚天畜牧兽医”平台畜禽免疫信息录入19万余条。在12个乡镇采集畜禽样品合计1560份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工作,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85%以上,免疫密度均达到95%、免疫标识佩戴率均达到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应急处置到位。
13.发放惠农政策补贴。认真做好2024年稻谷补贴工作。对全县12个乡镇上报的早中晚稻实际种植面积、申报补贴面积进行审核、汇总。申报补贴面积合计197652.21亩,享受补贴户数34931户。认真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2024年我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已于六月下旬已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农户开设的“一卡通”上。2024年实际发放83187户,合计发放32143069.7元。认真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按照农机购置补贴规范程序,认真完成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目前已办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6.936万元,受益农户814户,补贴农机具 905台(套)。
三、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2024年实施的重大项目,包括投资、项目内容、完成时间和项目成效。
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4年(国债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万亩(新建0.5万亩,改造提升0.5万亩),批复总投资2510.40万元,目前实际到位项目资金2422万元。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汉兴村、桂口村;白霓镇严垅村、余耕村、洪泉村共2个乡镇5个村。2024年4月19日市农业农村局下达项目批复(咸农发〔2024〕7号),4月23日开标,4月30日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2%,可确保12月底工程全面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达到粮食稳产高产的目标。
2.实施国家粮油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项目。2023年国家粮油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项目资金400万元,组织18家粮油种植主体参加培训,分别在5月份、9月份联合省、市、县专家完成项目实施面积内油菜、水稻作物测产验收,油菜补贴已发放,水稻补贴将尽快发放;组织申报2024年国家粮油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项目,项目资金500万元,指导26家农业主体进行申报,完成中稻测产验收,油菜验收将于2025年5月份完成。项目实施将充分调动种植主体提升单产水平的积极性,推动规模种植主体平均单产较当地平均水平提高,引领带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3.实施青山鲟鱼产业园项目。鲟鱼产业园总投资2.23亿元。新建育苗车间1000m²、孵化鲟鱼苗种15万尾,修建厂区生态处理围沟200米,工厂场地硬化1500平方米,新建鱼子酱精深加工中试车间260平方米,购买养殖鲟鱼700吨。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后,鲟鱼年产量预计达到1500吨,产值1.5亿元。
4.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资金总额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024年全县已完成粪肥还田总面积9.8万亩,整体完成率96%以上。初步建立了“养殖场-服务主体-种植基地”的固体粪肥有偿利用长效机制和“粪肥还田服务组织+点位服务人员+养殖场+种植基地”的液体粪肥资源化利用“1+N”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示范基地5个,分别选取水稻、油菜、蔬果、雷竹、中药材等我县规模较大的作物开展粪肥施用示范,每个示范基地面积在200亩以上,每年示范面积在1000亩以上。建成过程监管追溯体系。参与项目的84台粪肥还田车全部加装车辆北斗定位系统,通过后台追溯系统可对运输车辆轨迹、停留和运动时间、地点进行实时监控。项目建设将建立健全县域粪肥还田监管体系和制度,整县推进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充分调动种植户使用粪肥积极性,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匹配的种养业发展格局。
5.实施崇阳县野山茶原生境保护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中央投资12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以港口乡小东港村和金塘镇畈上村为基地,建设项目总面积为2060亩,核心区890亩、缓冲区1120亩、试验区20亩、抢救园30亩。项目土建工程、田间工程均已完成,小型仪器设备已购置到位。预计2024年12月基地具备运行条件,将开展保护点野茶(翅柃)资源调查和苗木移栽工作,有助于团尖山野茶原生境保护点的科普研究,提升农业野生植物自然保护点的管理与保护能力、保护农业野生植物多样性。
6.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项目资金451万,应完成 6.06万亩(按系数折算)任务面积。目前,已开展培训会3次,培训服务主体和农户达 200余人,确定49个服务主体。预计年底可完成服务面积39.3万亩次,按系数折算为7.7万亩。项目实施扩大了机械化服务规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7.实施油菜耕地轮作、扩种项目。根据省油菜办要求,需完成油菜轮作面积3万亩、扩种面积1.96万亩。对项目区完成任务面积的给予每亩不超过150元的物化(种子,肥料,机械作业)补贴,补助总额744万元。目前,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10月底前面积落实到位,物化补贴发放到位。项目区实行统一供种、供肥、机械化作业,推广一系列轻简栽培技术。减少季节性撂荒,提高冬闲田利用效益,提升油菜产能,实现“粮油兼丰、以油促粮”。
8.部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项目资金共500万元、实施时间2024年4-11月,共落实面积74100亩,实施核心面积39100亩,辐射带动108160亩。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全县的优质稻米比例,提升了粮食生产效益,增加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通过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加快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化、优质化、生态化,全面提升了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办法和建议。
1.企业规模偏小,品牌竞争力不强。近年来,虽然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但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产品品牌弱、小、散问题比较突出,在国内叫得响、传得开的大品牌相对较少。建议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利益链。充分发掘我县优势、特色产品,引导企业结合崇阳文化、产品特色、品牌自身内涵,打造具有崇阳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提升品牌形象。
2.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由于全球气温变暖,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农业生产风险相对较大。2024年2月,我县出现特大暴雪天气;2024年梅雨期间(6月18日至7月2日),我县经历了两轮强降雨过程,其间全县平均降水640.7毫米,造成我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建议促进粮食产品价格合理上涨,不断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积极建立粮食保护收购价格合理增长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3.农村青壮劳动力较少。当前受气候和市场波动等影响,农业效益较低且不稳定,农民进城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在家务农的青壮农民减少、农业企业存在用工难问题。建议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物资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扶持力度,引导土地经营者进行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提高机械化耕种水平,生产优质高效的粮食,形成规模和品牌,从而提高产量和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2025年工作谋划,包括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预计目标等。
1.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在重点抓好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兼顾玉米、红薯和马铃薯发展,突出抓好大春粮食生产,兼顾小春作物生产。完成2024年度油菜耕地轮作和扩种项目。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户积极性,做好油菜田间管理,稳定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发展家畜家禽养殖。2025年完成放养水面6.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7088吨,渔业总产值达到61516万元。
2.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推进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链建设。一是落实种猪场项目。加快缺口6000头种猪场的选址进程;二是加快配套育肥场新建审批进程。大力推广最先进的“1400”养殖模式,加快规模养殖场的新建审批进程;三是落实屠宰食品厂项目。加快推进铜钟乡工业园区屠宰食品加工厂建设工作,确保在2025年建成投产。围绕崇阳县“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计划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计划达到15.61万亩;新增茶园面积500亩,低产低效茶园改造3000亩,实施生态茶园示范园建设700亩,茶叶种植面积计划达到9.8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计划达到22万亩;新建果园1500亩,高标准果园改造面积1000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1.53万亩。
3.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四方包保”责任制,切实抓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多措并举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融合建设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扎实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大力推进秸秆“五化”离田多元高效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至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在全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2万亩,核心示范区面积不低于推广应用总面积的10%,试点地区地膜处置率稳定在85%以上。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
4.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健全部门筛查预警机制和联席会商机制,强化数据比对结果运用,及时预警、核查和处置。继续抓好政策帮扶和精准施策。持续开展跟踪走访,及时落实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尤其是针对有意愿、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监测对象,落实开发式帮扶“一事一议”特惠政策,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继续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对接相关行业部门持续健全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基本医疗待遇保障和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政策、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动态清零。建立健全衔接资金项目库管理制度,完善入库项目审核和绩效评估机制,突出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高质量做好2025年项目库项目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