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 011359676/2023-18975 文       号 : 无
发文机构: 崇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03日
有效性: 有效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对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流程再造、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凝心聚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崇阳政务服务特色。截至6月底,县政务服务大厅共接受群众咨询73000多人次,受理审批事项84976件,其中即办件77039件、承诺件4937件,按时办结率100%;办理服务事项77593件。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的项目合计83个,交易金额总计93943.37万元,其中工程类42个,交易金额85808.81万元;政府采购类41个,交易金额8134.56万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电子招投标、不见面开标率为100%,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3个。以上项目节资率为5.38%。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1.梳理制定事项目录清单。4月13日,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崇阳县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编制和梳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实事求是,应领尽领”的原则,按照“参照比对”“自行审查”“协调争议”“汇总审定”四阶段推进工作。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事项职能归属,明确事项认领结果,最终形成《崇阳县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2023年版)》。
2.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上半年,我县完成省定100种证照免提交事项覆盖率100%,并完成国家证照类数据归集。2月份组织25个单位召开证照数据归集业务专题培训会,累计新增手工录入证照类别61类3069条,国家证照类型数据覆盖率64.2%,证照数据归集率28.4%,完成省市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减少群众办事纸质材料提交,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中“证照应用推广”考核要求,我县申报“办不成事窗口身份登记系统”和“桃溪帮办·云综窗系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电子身份码“免证明”创新应用。
3.加强“互联网+监管”力度。我县已认领全部县级可认领事项961个,覆盖791项主项,覆盖率达到了82.31%。1-6月份全县各成员单位共录入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监管行为数据22630条,上报历史数据累计达100万条。在省“互联网+监管”服务门户中已发布37条监管动态、8条监管曝光。
(二)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创新政务服务方式
1.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为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和难点,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我县在全市率先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出台了《崇阳县“首席服务官制”实施方案》,选优配强“首席服务官”,颁发授权书。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已聘用6位“首席服务官”。该制度自3月份推行以来,在不动产、税务、公安、人社、市场监管等领域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各窗口单位先后通过不同平台发布“首席服务官”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报道10篇以上。
2.做实“桃溪”帮办品牌。秉持“廉洁、规范、便民、高效”的工作定位,围绕企业、群众需求,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组建线下县、乡(镇)、村(社区)、村湾(小区)四级“桃溪帮办”小分队,重点打造线上“桃溪帮办·云综窗”软件平台,线下“桃溪帮办”小站,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方式,让群众充分享受就近办、上门办、视频导办、远程代办,全力做响线上线下融合的“桃溪帮办”品牌,构建线上帮办“云综窗”平台和线下帮办相辅相成的帮办制度。目前已完成“桃溪帮办”“云综窗”软件系统经费报审和“云综窗”线下阵地的规划建设。在县乡两级大厅成立了“桃溪帮办”专业队伍,对帮办队伍进行排班制,对外公布了工程建设领域内服务专员和帮办热线,通过热线,联合人社、医保、税务、银行等部门开展了多次上门帮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县乡大厅开展帮代办服务8000余件,上门为群众帮代办200余次。
3.全力做好12345公共服务热线工作。强化思想站位,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思想。随着群众对12345热线的知晓度,工单量陡增,为提高工单办理效率,规定每个工单由各单位分管副局长负责牵头调查、办理、反馈、回访,确保及时签收与按时办结。定期定时组织热线受理员交流学习,规范工单回复,提高工单办理效率,提升回访满意率。建立暖心工单与负面工单制度,对切实解决好群众实际问题的给予宣传表扬,对群众诉求推诿、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的通报批评,并发《热线工作提醒函》加以整改。上半年,共受理工单5660件,处办完成5291件,签收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81.33%。
(三)加强政务大厅管理,打造便民服务环境。
1.大力实施综合窗口改革。根据“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改革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两步走”的原则,第一步是在现有大厅基础上,将4楼大厅改为审批后台,3楼大厅设置成1+4模式,由1个综合窗口专区和公安专区、税务专区、不动产专区、公积金专区受理业务。同步推进乡镇综合窗口改革工作,整合人财物资源,设立4-5个综合窗口,合理配备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第二步是实施政务中心整体搬迁。新大厅按1+4布局,设置12个无差别受理综窗。县领导初步同意招聘20人充实大厅各服务岗位,人员保障方案已上报,待政府常务会通过。
2.规范政务大厅的日常管理。一是狠抓政务大厅作风建设。在县乡两级大厅深入开展在政务服务中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等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通过窗口自查、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办事群众、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和乡镇便民服务“群众评”等途径深查深挖政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狠抓整改落实,切实以整改促进政务作风建设。目前,参与自查的县乡两级大厅工作人员270余人,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20余份,访谈办事群众300余人。二是规范政务服务大厅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大厅考勤、礼仪培训、“红黑榜”、大厅窗口管理人员“双周例会”、日常巡查和月通报等制度,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形象。三是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为进一步提高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活力,增强凝聚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年初评选表彰8名“政务服务之星”,遴选出窗口优秀党员,设立了10个“党员示范岗”。
3.推进乡镇便民服务“群众评”工作。按照“共同缔造”的核心要素,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政务服务工作中,真正把政务服务评价的“话语权”交给办事群众,按照“一事一评”的要求,畅通群众对政务服务监督评价渠道。建立差评应对、处理和研判机制,以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导向,立行立改促进工作。在发生差评后,第一时间要求属地乡镇人民政府联系办事群众核查,对查实的问题进行从快从实整改。截至目前,我县“群众评”工作好评53719条,全市排名第一;差评1条,全市差评数最少。
4.大力建设“免申即享”平台。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惠企政策”综合窗口,并上线“惠企政策一站兑现”平台,设置“优惠政策”“精准匹配”“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服务机构”“诉求通道”等板块,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及时发布相关惠企政策,实现惠企政策在该平台的发布和全面运转。截至目前,县89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项目全部上线,平台先后落实“免申即享”项目资金共计8519万元。
(四)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群众满意政府。
1.推行政府信息日常公开。崇阳县人民政府网1-6月网站访问量194012次,文章总浏览量569973次,总计发布信息3573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8条,政策解读类5条,办理网民留言和各类诉求信访16件。全县36个备案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其他等,其中政务新媒体今年上半年更新1305次,非政务新媒体更新860次。
2.规范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坚持线上监测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狠抓督查通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常态化开展。购买铀媒工具对网站和新媒体等进行错敏检测,精准识别提示风险内容、媒体报道禁用词、不规范表述等,有效提高文本内容校审的准确度,降低内容风险。截至目前,检索网站平台错敏词共1418个,其中严重错误179个,一般错误1031个,疑错175个,新媒体平台检索错敏词共1118个,其中严重错误258个,一般错误774个,疑错86个。
3.加强政府网站运维和管理。加强政府网站内容管理,确保信息发布流程完善、内容准确、导向正确。围绕政府工作重点和社会公众关注热点,合理调整设置网站专题专栏,兼顾查阅便利性和内容更新频次。提升网站普查全面性和科学性,根据栏目内容分类分级设置更新要求。强化集约化平台功能应用,优化平台意见征询、投票问卷等互动功能。
(五)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1.优化招投标办理程序。一是在全县开展招投标领域制度清理,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地方性政策予以全面废止,本次清理文件数为零,我县没有需要清理的文件;二是建立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必须进场招标项目以《咸宁市招标投标负面清单》为基础,要求招标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严格限制设置排斥性条款;三是实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让投标人提前了解招标人初步招标计划(采购意向),为投标人安排投标作参考,2023年以来在湖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采购意向115条。四是开展招标代理机构履约评价,为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提供参考,2023年共对22个项目开展标后履约评价,均为好,已将评价结果上传到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
2.积极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任务。一是开展“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拟订了《崇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崇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联动执法”实施办法》,整合各部门监管力量,实现五联五统工作模式。二是联合县住建局、县交易中心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中实行“评定分离”改革,目前已拟订《崇阳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评定分离”改革工作指南(试行)》,已报送政府相关领导;三是落实《2023年咸宁市建立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创新机制的工作方案》,完成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招投标领域示范文本修订,实现优惠政策自动评审加分,目前已完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的修订,交软件工程师调整;四是继续征集评标专家,至6月底已初审通过评标专家6人,自3月1日起所有项目使用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咸宁区域库,开展相邻区域咸安、通山、通城、赤壁、崇阳专家共享使用。
3.加强招投标常态化监管。一是组织召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今年4月份组织召开了2023年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共有26个成员单位参加,县常务副县长李强海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二是认真开展日常检查,针对2023年进场招投标的项目在电子监督平台开展日常检查,主要检查招标文件是否有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条款,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及时回复异议等,至今已对1家未及时发布中标结果公告的招标人下达《工作提醒函》,对2家未按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的招标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对1家招标公告中存在限制性条款的招标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发现评委不按规定评标和招标代理机构不按规定发布澄清公告的案件线索各1起。三是规范监督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所有行政处罚的案件均落实案件集体讨论和案件审核制度,同时落实省局两个“容错清单”。截至目前共处理案件3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教育提醒函1份。四是加强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2023年信用信息公示率及报送的及时率均为100%,涉及评委10人,招标代理机构1家。
4.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制订了工作方案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管委会主任李强海同志重点强调,要严查严办,直面突出问题,有力打击围标串标和“标贩子”犯罪行为,查处腐败行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到目前为止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纪委、公安等部门梳理形成崇阳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四个清单,三份台账”,梳理问题整改清单8条,案件查处清单30条,通过招标人对相关责任人追责2起,公安向监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条,报送典型案例2个。同时也联合住建、交通、水利部门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已随机抽取16个项目开展集中检查。2023年6月份针对公安移交的“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标段围标串标案”,对5家借资质给当事人实施围标串标的企业进行了立案,并向5家企业下发了《行政处罚和听证告知书》。
(六)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1.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一是原原本本跟进学。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第一时间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截至目前共组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4次,集中研讨2次,推动原汁原味学、扎扎实实悟。二是领导带头示范学。坚持局领导带头领学、讲学、研学,党组成员深入支部带头讲党课、谈体会,党组成员带头讲廉政党课2次,中层干部讲业务“微课堂”1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4次,抓住“关键少数”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学的良好氛围。
2.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规定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按时足额交纳党费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责任。大力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活动,制定清廉机关建设方案。党组书记带头讲廉政党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做到防微杜渐,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充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到抓早抓小,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上半年,我局提醒谈话2人,责令书面检查1人。
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空、蛮、懒、乱、假”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召开“空、蛮、懒、乱、假”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动员会议,认真梳理作风问题16个方面,着力破解5个方面问题形态,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小组,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形成问题清单,以改促效,推动工作再落实、作风再改进、效能再提升,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实践中展现更强担当、跑出更快速度、干出更高效率。
5.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号召局全体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改进工作作风、奋力担当作为。通过走访企业、四种“夜话”等形式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三个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乏。随着“放管服”改革的纵深推进,对业务人员综合业务素养要求更高,县级专业业务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计算机、大数据专业人才缺乏,导致部分工作推进不顺畅。
(二)业务数据汇总统计无权限。为落实省规定100类电子证照免提交标注,全面掌握县乡村三级免提交证照标记进度和更新变化情况,县乡村三级证照免提交汇总、进度查询无权限市“互联网+监管”平台中无录入数据统计汇总功能,无法及时了解各单位工作进度。
(三)在2022年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考核中,反映评标专家的清退、考核机制与先进地区有差距,需要建立完善评标专家清退、考核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推进上下三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帮办代办并举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以方便群众为目的,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资源下沉到基层,加强基层便民服务大厅(室)规范化建设,认真梳理下沉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确保下放事项“下得去”,基层服务平台“接得住”,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办得好”,真正暖民心、顺民意、解民忧。
(二)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是继续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提升准入便利度,进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在超市、饭店等25个行业大力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二是大力推进“一事联办”。巩固提升已实施“一事联办”事项、新增一批“一事联办”主题业务,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县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三)稳步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搬迁。为解决县政务服务中心楼层高、车位少等不便民问题,我县正在抓紧建设新县政务服务中心,计划6月底完成搬迁工作。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后,大厅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单位进驻应进尽进,交警、城区各派出所办理事项将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
(四)切实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一是推进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改革工作,重点抓好招投标领域“评定分离”“一网通投”及“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二是集中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打击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平台的监管作用,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的监管力度,联合各行业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应招未招、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问题。2023年度开展联合“双随机、一公开”1次,抽取比例不少于5%或30个项目。
崇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23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