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来   源: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单位: 崇阳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截止2024年三季度,全县规上文化产业企业55家,总数全市排名第1。三季度,55家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全市排名第4,总量占全市8.8%,全市排名第5位。

一、文化产业统计范围

文化产业统计是二次统计或派生统计,即在专业统计的基础上,确定文化产业单位,汇总专业统计搜集的统计数据。文化产业统计没有基层报表,不直接调查统计对象,数据的来源是三个专业文化产业单位数据的集合。按照统计专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一级分类基础上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标准,细分为9个大类、43个中类、146个小类,对应156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其中文化制造业56个,文化批零业22个,文化服务业78个。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个数增减情况

截止三季度,全县在库规上文化产业企业55家,其中文化制造业14家、文化批零业25家、文化服务业16家,较去年四季度新增16家,均为小进规单位。全县2023年底小进规共89家,工业7家(无文化制造企业)、商贸71家(文化批零企业12家)、服务业11家(文化服务企业4家)。2024年文化批零业退库2家,文化服务业退库1家,本年度净增13家。

(二)营业收入情况

分类别看,截止三季度,全县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6.8%;文化批发和零售业2.58亿元,同比增长26.1%;文化服务业1.38亿元,同比增长15.0%。

分区域看,截止三季度,全市赤壁市文化产业规模最大,42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9亿元,总量占全市30.7%,且赤壁较去年四季度新增6家,退库16家,净增负10家,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1%,增速全市排名第2,仅居高新区之后。高新区13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总量占全市21.3%,且高新区较去年四季度仅新增2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增速居全市第1。我县虽然在库企业数跟新增企业数位列全市第1,但总量占全市比重仅比通山大,排全市倒数第2,且同比增速也仅位居全市中位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企业拉动作用不明显。截止三季度,我县今年新增的16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对全县营业收入贡献率为27.9%,仅拉动全县营业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虽新增16家,但12家为文化批零业、4家为文化服务业,无文化制造业新增,新增企业总量小,且全为年底小进规有基数企业,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拉动作用不明显。

(二)年度入规纳统情况不乐观。2024年第一批入规纳统年度审核工作县市级申报时间11月20日截止,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第一批无文化产业申报单位,文化批零业原计划纳统三家,但由于今年商贸专业年度进规申报资料要求企业提供足额完税证明,商贸企业又基本无足额缴纳税款的,导致无一家申报资料通过上级审核,截至目前,年度第一批进规申报无一家文化产业企业。同时,文化服务业有一家企业为上年申报退库背同期数单位,今年年底自动退库,文化批零业有四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不达入规纳统行业标准,计划年度退库。

四、提出的建议

(一)加大纳统力度。年度入规纳统审核工作分两批,第二批县市级申报时间截至2025年1月4日,宣传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文旅局及时做好摸排跟踪,以及与发改、科经、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入规的前期准备工作。统计局负责入规资料申报指导与初审,同时充分利用好五经普资料,从普查认定的文化产业企业中分行业分规模再次进行筛查,建立规上文化产业培育库,对达到标准的文化企业引导其申报入库,确保发现一家、核实一家、确认一家、入库一家。

(二)扶持壮大根基。文化制造业是解决营收规模偏小的关键举措,特别是文化制造业的新增入库,为壮大规上文化产业规模增添新鲜血液,可以从三个方面破解我县文化制造业零新增,一是要聚焦文化制造业招商引资,二是要狠抓文化制造业培育扶持,三是充分深挖制造业文化属性,加强与科经局对接,紧密跟踪拟进规的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企业,精准掌握企业主营业务,确属文化产业的,在进规前填准行业代码,不错过任何一家文化制造业企业。


                                                                                 崇阳县统计局

2024年11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