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钟乡发展规划

索引号 : 011359676/2022-17319 文       号 :

发文机构: 铜钟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铜钟乡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20日

有效性: 有效

铜钟乡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乘势而上开启我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强乡、旅游兴乡战略,打造幕阜山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崇阳两翼驱动战略注入强大的铜钟力量。

“十四五”时期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描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做好农旅融合文章,以“一轴一心三区块”为主线,强力推进铜钟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以铜钟乡幕阜山旅游公路为轴,铜钟新集镇为主核心,利用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建设,将我乡旅游公路沿线各村按照实际情况打造成农旅结合辐射区、休闲旅游辐射区、农商文化辐射区,展现美丽乡村综合规划新名片。将铜钟建设成三产融合示范乡、乡村振兴示范乡、幕阜山美丽乡村示范乡而不懈奋斗。

为此,我们要从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

()着力推进项目攻坚,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一是积极对接已签约重点项目。乡项目工作专班与聚草康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归园田居”傲尚田园综合体、黄精产业园、龙泉山万亩野樱花度假景区、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项目投资方对接,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二是积极洽谈在库意向项目。部分新项目已确定投资方,乡政府计划尽快积极帮助协调征地、扩建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开发铜钟山开元寺景区(含仙人洞)、铜钟乡铜钟秀林村、佛岭横堤上港背黄家美丽乡村建设等储备项目,对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沿线地段进行进一步开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有效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楠竹、茶叶、中药材、水果四大支柱产业,在全乡扩种中药村至6000亩,新建中药材育苗基地2个,药材加工厂1个;与正大集团合作,在马桥新建投资7亿元的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项目建成满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上缴税费约6000万元;支持绿谷、一盅春持续改良茶叶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等,促进传统产业效益持续提升;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挖铜钟本土自然资源,做细做精新兴产业,叫响“大岭野樱”、“铜钟黄精”两个品牌。投资建设野樱花育苗基地、衍生品加工厂,生产出售樱花果酱、樱花月饼、樱花饰品等,打造野樱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大岭野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利用铜钟黄精属于中医道地药材的优势,纵向扩大黄精育苗、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出售黄精茶、黄精膏、黄精酒、黄精油等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结合全域旅游,开发推广黄精药膳,扩大黄精内销需求,打造产业富民新支点;三是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抓住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旅游业发展的热度,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产业,通过鼓励村民自建、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在坳上、大岭、佛岭建设一批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将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村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享受红利。

()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提升乡镇整体形象

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推进“厕所革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继续推进6个示范村和1个整治村建设,聚焦庭院打造、节点工程和智慧社区创建,保护各村庄古树群落资源,打造旅游公路景观墙、柿子文化公园等。二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脱贫出列为新的起点,在扶贫成效上更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壮大各村集体产业发展,确保各村集体经济稳中有升。继续加强对脱贫户的帮扶力度,切实防范化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三是大力推进集镇建设。围绕“齐规划、补短板、强功能、重管理”四个方面,开展老旧街区提档升级,并将集镇全面社区化,配套完善沿线亮化美化绿化工程,优化集镇电力、通信、排污系统,带动辐射乡政府至铜钟坪之间重点规划蓝图区域,力争将集镇面积扩大一倍,届时城镇服务和带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工程

一是推动水电工程巩固提升。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用电升级工程,切实保障农村生产用电需求。投资1.2亿元,在马桥村、清水村建设崇阳县铜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打通农村供电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自来水村村通,解决安全饮水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重点解决集镇饮水问题,全面落实青山引水复线延伸至铜钟建设工程,铺设饮水管道4.8公里,全力扩建铜钟自然水厂蓄水池1个,确保日供水量达到5000吨,一举解决铜钟千年缺水的现状;二是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擘画铜钟高质量转型蓝图,既要打通国道、旅游道,又要大力畅通农村公路、物流运输“毛细血管”,不断提升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持续释放促进铜钟经济阔步前进,民主产能也持续改善的澎湃动力。继续拓宽部分村组公路,对铜钟乡外环五村近40公里的循环村组公路整体进行维修升级和硬化刷黑,全面释放清水、马桥等村沿线闲置土地红利;三是稳步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坚持发展文体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积极推进扫黑除恶活动,落实信访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