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崇阳县天城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物业为抓手,以红色驿站为平台,践行“五共”理念,发挥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楼栋长和群众的作用,打造一批“共同缔造”示范小区,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你说我听,共谋有了载体
天城镇老交通小区通过“红色驿站”运行,不断加载各种“微服务”,公共事务协商室、邻里纠纷调解台、倾听民声连心屋、星空夜话收民意。通过各种“微服务”延伸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触角,成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缔造“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
7月下旬,老交通小区居民们围坐在桌前,天城镇干部、包保单位、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星空夜话,共同协商探讨社区基础设施维修建设情况。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小区篮球场能否设置开放时间”“小区停车收费标准如何确定”居民们关心的问题被一一提了出来,在场各方认真倾听居民诉求,详细记录居民反馈的问题,并针对居民代表反映的共性问题,结合当前政策认真予以答复。
据悉,天城镇以“四个夜话”为抓手,搭起干群谈心说事的平台、理论宣讲到百姓家的讲台、你唱我和颂美好的舞台,建议多了、问题少了、矛盾解了、幸福来了。
资源整合,共建有了阵地
一改小区党支部阵地新建、租用等方式,依托社区党总支阵地在小区的天然优势,和平社区将老交通小区党支部阵地建在社区党总支阵地内,以最直接的共享、最简单的装修、最便利的服务赢得群众的最大满意。小区党支部设在党总支阵地一楼,由共建单位县公安局出资装修。由县委组织部、天城镇指导,发动下沉党员、退休党员参与到小区建设工作,并从中选出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3名党员加入支委,其中,退休老党员2名。成立小区业委会,选出业委会成员7人。
“社区阵地资源更丰富,小区支部建在里面,一方面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参与活动,一方面节约了资源,用于改善小区的生活环境。”和平社区党总支书记卢八奎说道。
办好活动,共管有了抓手
老交通小区党支部坚持“小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小区治理,起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
“建立多部门支持、党总支指导、小区支部组织、志愿者和群众参与的活动举办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指导、社区主导、小区引导的作用,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服务居民群众、教育居民群众、关爱居民群众。”天城镇党委副书记皮道泽介绍道。
截至目前,由团县委支持,“心连心”志愿服务队参与,联合开展了“弯腰一秒,拾起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县太极协会、气功协会,开展“全民健身,健康重阳”文艺汇演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及天城镇政府主办,“心连心”公益协会参与,开展“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爱卫宣传汇演。联合牵手社工协同开展“情系社区,托起明天的希望”关爱儿童公益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开展暑期“希望家园”爱心课业辅导活动,辅导辖区内孩子学习、手工等课程。
物业进驻,共享有了保障
“自红色物业进驻以来,社区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居民在享受生活出行环境改变的同时,广泛参与小区治理的意愿也大为提高。”天城镇和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黄凰说道。
今年以来,崇阳县引进联投物业进驻62个“三无”小区。老交通小区抢抓老旧改小区、联投物业进驻机遇,小区路面、场地全部刷黑,设置停车位,新建篮球场,新设值班室和进出道闸。同时,联投物业“两保一维”进驻,配有保安、保洁和维修员各1名,负责小区门岗值守及日常治安管理、环境卫生和下水道疏通,水电维修等业务。目前,小区物业服务由小区业委会管理,小区常态化开展红色服务进家门活动,共解决居民问题21个。
建好驿站,共评有了口碑
6月以来,老交通小区利用社区办公区域改造而成红色驿站,室内设有桌椅、书籍、充电插座、饮水机、雨伞架等,为环卫工人、户外工作者和过往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在“红色驿站”里,不仅有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支部的党员、社区志愿者、社区卫生院的医生也会定期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组织观看红色电影,阅读红色书籍。
红色驿站的设立,有效融入了小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引领小区群众广泛参与小区治理事务,将邻里自治共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和千家万户,做到邻里事务邻里办,邻里难题邻里解,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深入开展,共同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共评”的和谐幸福家园。
通讯员:吴荣 丁骞
编辑:付波 陈超 熊哲
编审:熊晓辉